请输入关键字
甲流暴发,如何防止?除了奥司他韦,中成药也能帮忙
15
2025.01
甲流暴发,如何防止?除了奥司他韦,中成药也能帮忙
甲流真的来了,您准备好了吗? “发烧、咳嗽、全身酸痛,短短几天,身边的同事、朋友相继‘中招’……”今年的流感季比往年来得更猛烈,特别是甲型流感(以下简称“甲流”)的暴发让许多人措手不及。 您是否也在担心:甲流到底有多严重?普通感冒和它有啥区别?除了奥司他韦,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治?别急,这篇文章将为您一一解答,教您科学应对甲流,让健康不被流感“偷袭”! 什么是甲流?别和普通感冒混淆了! 甲流,全称“甲型流感”,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它的传播速度快,主要通过飞沫、空气和接触传播,感染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喉咙痛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。 需要注意的是,甲流的危害远高于普通感冒,部分高危人群(如儿童、老人、孕妇及慢性病患者)可能出现重症甚至危及生命。 举个例子,2019年的冬天,北京某小学发生了一起甲流暴发事件,短短一周内,全校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因高烧请假。最终经过流感监测证实,这是甲流病毒引起的集体感染。类似的案例每年都会发生,因此我们必须对甲流有足够的重视。 甲流不是“普通的感冒”,它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更强,不能掉以轻心。 甲流的“克星”:从奥司他韦到中成药 提到甲流的治疗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奥司他韦(达菲),这种抗病毒药物确实是目前治疗甲流的“王牌”。但您知道吗?除了奥司他韦,中成药在甲流防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,尤其在一些轻症患者中,疗效显著,副作用小,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用药习惯。 以下是5种被权威机构推荐、临床验证有效的中成药: 1. 连花清瘟胶囊 连花清瘟是目前流感防治的“明星药”。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连翘、金银花、板蓝根等中药材,具有清热解毒、抗病毒的作用。 2020年,广州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,连花清瘟对甲流病毒有直接的抑制作用,同时还能缓解发热、咳嗽等症状。 小贴士: 连花清瘟适合早期用药,一旦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尽早服用效果更佳。 2. 金花清感颗粒 金花清感颗粒由金银花、连翘、黄芩等中药组成,具有清热解毒、抗炎镇咳的功效。它特别适合那些热性体质、发热明显的患者。 根据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》报道,金花清感颗粒对甲流病毒的抑制率超过80%,且能明显缩短病程。 小贴士: 孕妇和儿童服用前需咨询医生,避免不良反应。 3. 双黄连口服液 双黄连口服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“老朋友”。它由黄芩、金银花、连翘组成,具有抗病毒、抗炎、退热的作用。虽然曾因“抗新冠”被误传,但在甲流中的疗效却是被多项研究证实的。其温和的药性适合普通人群的广泛使用。 小贴士: 双黄连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,不建议重症患者单独使用。 4. 清开灵颗粒 清开灵颗粒是另一种常见的中成药,成分包括胆酸、珍珠母、栀子等,主要用于高热、头痛、咽喉肿痛等症状的缓解。它能抗病毒,还能保护心肺功能,对于高热患者尤其适合。 小贴士: 清开灵颗粒更适合中期症状较重的人群,服用时需遵医嘱。 5. 抗病毒口服液 抗病毒口服液是由板蓝根、大青叶、蒲公英等中药材制成,具有清热解毒、抗病毒的作用。它对甲流引起的咽痛、疲乏、发热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,价格亲民,药店普遍有售。 小贴士: 抗病毒口服液适用于甲流的预防和初期治疗,不建议长期服用。 预防甲流:牢记这三件事 治疗重要,预防更关键!甲流的传播速度快,预防措施必须到位。以下三点尤其关键: 1. 接种流感疫苗: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疫苗是预防甲流的“防火墙”。每年接种流感疫苗,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。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,接种疫苗后,流感的感染率可降低50%-70%。特别是老人、儿童、孕妇等高危人群,每年接种疫苗尤为重要。 2.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甲流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因此以下习惯至关重要: · 勤洗手: 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,尤其是外出归来后。 · 戴口罩: 流感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,必要时佩戴口罩。 · 保持通风: 家庭和办公室每天至少通风两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 3. 提高免疫力: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 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“盾牌”。以下几点能大幅提高免疫力: · 均衡饮食: 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,如橙子、猕猴桃、西蓝花等。 · 规律作息: 保证每天7-8小时高质量睡眠。 · 适当运动: 每周至少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骑自行车等。 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甲流的暴发提醒我们,健康是一种责任,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。作为医生,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自己的健康,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。与其等到疾病找上门,不如提前筑牢“健康长城”。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: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”健康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。让我们行动起来,从今天开始,戒掉不良习惯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,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!
14
2025.01
积极应对流感高发期,做好冬春季节防护措施
随着2025年冬春季节的到来,流感病毒的传播风险逐渐增加。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数据,近期流感病毒阳性率显著上升,预计流感将进入高发期。 为了有效预防流感,保障公众健康,特此提醒广大市民采取以下措施:   1 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建议公众特别是老年人、儿童、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积极接种流感疫苗。 通常接种疫苗2-4周后,才可以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,建议大家尽早接种流感疫苗。   2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在流感高发季节,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如确需前往,建议科学佩戴口罩。 老年人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尤其要注意个人防护,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,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,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。   3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:使用肥皂或洗手液,特别是在触摸公共物品或设施后;注意咳嗽礼仪: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,避免飞沫传播;要尽量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。   4 加强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重要措施。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在通风时要注意保暖,避免感冒。   5 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合理膳食:保持营养均衡,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增强免疫力;适量运动: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,提高身体素质;规律作息: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过度疲劳。   6 及时就医,避免带病上学或工作 如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呼吸道症状,应及时就医,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防止病情加重,并在就医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,同时避免去学校或工作场所,以免传染给他人。   7 必要时可应急预防 对于已暴露于流感患者,又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以及有基础疾病和发生重症风险较高的人群,可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药物来应急预防流感。